中文  |  English  |   青苹果官网  |   关于我们  |  已订购用户


入选报刊-大美晚报

    

  • 中文名:大美晚报
  • 编辑单位:大美晚报社
  • 外文名: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
  • 语言:英语、汉语
  • 类别:商业报刊
  • 出版周期:日刊
  • 创刊时间:1929年4月16日
  • 终刊时间:1949年6月
  • 其它版本:《大晚报》、《大美晚报晨刊》,《上海报》,重庆版
  • 副刊:夜光
  • 知名报人:

简介:《大美晚报》(Shanghai Evening Post and Mercury)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侨民在上海发行的一份著名英文报纸,1929年4月16日在上海创刊,前身为《大晚报》,英文初名Shanghai Evening Post。1930年8月13日,合并英文《文汇报》后,英文报名改称Shanghai Evening Post and Mercury。该报以旅沪美国侨民为主要读者对象,着重报道美国和其他西方侨民在中国的活动。每日下午出版,14页左右。报馆设于爱多亚路21号(天主堂街口,今延安东路、四川南路口),位于法租界境内,面对公共租界。1931年美国记者高尔德(1898-)任总编辑。美商友邦保险公司董事长C.V.史带任发行人。

1933年1月16日,《大美晚报》增出中文版。1937年12月1日,又增出中文《大美晚报晨刊》,经常发表宣传抗日文章。1939年8月30日下午,《大美晚报》中文版副刊《夜光》编辑朱惺公(1900-1939)因宣传抗日,连载《汉奸史话》,此后,《大美晚报》连连受到威胁,但仍坚持出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,高尔德返回美国。1941年12月日军占领租界后,接管《大美晚报》,作为占领军在上海的英文报纸,后更名为《上海报》。1943年高尔德到重庆恢复《大美晚报》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,高尔德返沪恢复《大美晚报》。1949年5月上海解放,6月下旬,《大美晚报》停刊。

历史意义:1933年1月16日,《大美晚报》增出中文版。1937年12月1日,又增出中文《大美晚报晨刊》,经常发表宣传抗日文章。1939年8月30日下午,《大美晚报》中文版副刊《夜光》编辑朱惺公(1900-1939)因宣传抗日,连载《汉奸史话》,在上海天后宫桥(河南路桥)被极司非尔路76号特务杀害。1940年7月19日下午,《大美晚报》总编辑张似旭在静安寺路(今南京西路)德国起士林咖啡馆楼上被76号特务开枪打死。几天以后,总经理李俊英在四川路上也被枪杀。8月19日,《大美晚报》国际新闻编辑程振璋也在法租界西爱咸斯路(今永嘉路)金神父路(今瑞金二路)口遭特务暗杀,21日身亡。1940年,史带离开中国。   

《大美晚报》面对威胁,仍坚持出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,高尔德返回美国。1941年12月日军占领租界后,接管《大美晚报》,作为占领军在上海的英文报纸,后更名为《上海报》。1943年高尔德到重庆恢复《大美晚报》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,高尔德返沪恢复《大美晚报》。1949年5月共产党攻占上海后,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警告他不可“报道不实”,6月下旬,《大美晚报》停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