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  |  English  |   青苹果官网  |   关于我们  |  已订购用户

知名报人Well-known journalist

更多>>  

W-王韬

王韬(1828-1897年),初名王利宾,字兰瀛,字懒今,字紫诠、兰卿,号仲弢、天南遁叟、甫里逸民、淞北逸民、欧西富公、弢园老民、蘅华馆主、玉鲍生、尊闻阁王,外号“长毛状元”。江苏苏州府甫里村(今甪直镇)人,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,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,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。  

1857年,王韬参加《六合丛谈》的编辑工作,这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。1862年,因上书太平天国被清廷通缉,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,期间,兼任香港《华字日报》主笔。

1864年,王韬兼任《近事编录》的编辑工作。1867年,随理雅各游学欧洲。1870年返回香港,此后自号“天南遁叟”,从事著述之余,仍旧出任《华字日报》主笔。在此期间,王韬编译了《法国志略》、《普法战纪》,先后在《华字日报》连载,上海《申报》转载。《普法战纪》很受李鸿章重视,传入日本后,也引起很大的反响。

1874年,王韬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华资中文日报——《循环日报》,因此王韬被尊为中国第一报人。王韬自任主笔十年之久,在《循环日报》上发表八百余篇政论,鼓吹中国必须变法,兴办铁路、造船、纺织等工业以自强。1875年王韬发表了著名的《变法自强上》、《变法自强中》、《变法自强下》三篇政论,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“变法”的口号,是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先行者。

王韬主编的《循环日报》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刊,他自身也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。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,突破了当时梧桐时文和八股文的局限,强调文章是“载道之器”,指出“文章之贵在乎纪事述情”,不应拘泥于文法,墨守成规。他的政论反帝爱国,昌言变法,短小精悍,深入浅出,富于感情,后发展于梁启超,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,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。

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《弢园文录外编》,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。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,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。

光绪十年(1884年)王韬回到阔别二十二年的上海,定居在沪北吴淞江滨的淞隐庐。此时王韬先后被聘为《申报》、《万国公报》的编辑或特约写稿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孙中山拜见王韬,王韬为孙中山修改《上李傅相书》,安排在《万国公报》发表。

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(1897年5月24日)王韬病逝上海城西草堂。王韬一生在哲学、教育、新闻、史学、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,一生有《普法战纪》、《韬元文录外编》,《韬元尺牍》、《西学原始考》、《弢园文录外编》、《淞滨琐话》、《漫游随录图记》、《淞隐漫录》等四十余种著述。